一、宏觀經濟
1、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提高開放水平,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探索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將擴大合作空間,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國技術發展成果;將加強服務領域規則建設,支持北京等地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2、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疫情后推動經濟復蘇,是人類發展的必須,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要采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發展綠色金融,研發推廣綠色技術,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綠色生活方式,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讓綠色低碳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3、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要善于創造軟環境,持續完善法治環境,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和服務供給,保護公平競爭,反對壟斷。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比較優勢,結合不同地區產業特點,努力創新,進行差異化競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決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
二、金融市場
1、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保持宏觀金融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大力支持普惠小微、鄉村振興、制造業、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發展。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著力降低信用風險,維護股市、債市、匯市平穩運行,嚴密防范外部風險沖擊。深化金融機構改革,促其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繼續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
2、證監會:就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關基礎制度安排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構建包容、精準的發行上市制度。明確北京證券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來源于在新三板掛牌滿十二個月的創新層公司,維持“層層遞進”的市場格局,突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特點;實行靈活、多元的持續融資制度。緊緊圍繞創新型中小企業需求,總結精選層建設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夯實“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再融資制度;北京證券交易所實行公司制,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和監事會運行機制,形成高效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等。
3、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兩年,部分境外市場通過SPAC模式的上市融資活動大幅增加,還出現了直接上市等新型上市方式,這對傳統的IPO模式形成了顛覆性挑戰。有觀點認為,這本質上是一種IPO虛擬化和“脫媒”的現象,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方面都引發了不少新問題。
4、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2020年,全市場共有3756家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占披露年報公司總數的87.41%,數量同比增長超過40%。此舉有助于企業將產品市場的品牌溢價同步到資本市場,讓投資者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主動引導市場預期,并充分反映到企業的動態估值當中。
5、據證券時報報道:8月,新發基金數量達200只,創歷史單月新高,但發行總規模與7月基本持平。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從6月開始下降,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從5月開始持續增長,爆款產品驟減。業內稱,下半年以來,板塊輪動加速,市場震蕩加劇,導致新基金發行冷熱不均現象顯著。
三、地產聚焦
1、住建部:召開全國住房保障工作座談會。指出要提高對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重要性的認識,認清住房保障工作的新使命主要是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新方式是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新目標是確立起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政策制度;切實把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十四五”住房建設的重點;要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推動建立“兩多一并”的制度。
?2、銀保監會:截至7月末,房地產融資呈現“五個持續下降”。一是房地產貸款增速創8年新低,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7%,低于各項貸款增速3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連續10個月下降,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95%。三是房地產信托規模自2019年6月以來持續下降,房地產信托余額同比下降約15%。四是理財產品投向房地產非標資產規模近一年來持續下降,相關理財產品余額同比下降42%。五是銀行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連續18個月持續下降,相關業務規模同比下降27%。截至7月末,個人按揭貸款首套房占比達到92%,住房租賃市場貸款同比增長29%。
3、據中證報報道:“下滑”成為關鍵詞,品質“戰”打響。143家房企上半年業績的銷售毛利率算術平均值為26.9%,同比減少4個百分點,近4年來首次跌破30%。盡管提升產品力與品質成為眾多房企的共識,但對于行業毛利率未來表現仍存在較大分歧。
四、政府債務
據上證報消息:1-8月,地方債發行近9000億元,其中新增債占比近七成,為今年內新高。新增地方債完成全年額度的近六成,較去年同期放緩。專家預計,新增專項債仍余1.62萬億元待發,9月地方專項債將迎來發行小高峰,對基建投資形成支撐。
五、研報精粹
中信證券研究稱:新增信貸總量符合預期,結構仍顯示實體融資需求偏弱。8月社融同比增長10.3%,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增速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社融口徑的人民幣信貸同比少增1501億元,更主要的是因為政府債融資同比少增了4050億元。其實8月新增政府債凈融資已經在加快,9738億元的月度凈融資是歷史上第四高值,比7月1820億元的政府債凈融資顯著增加。不過由于去年8月政府債凈融資13788億元是史上最高值,基數效應導致今年8月政府債嚴重拖累社融。人民幣新增信貸總量尚可,但是結構仍然不佳,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2037億,票據融資同比多增4489億元,特征與7月類似,顯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然偏弱且銀行沖量特征明顯。居民短期和中長期貸款的回落符合預期,“房住不炒”定力保持。